马斌:修复老电影里的旧时光
中国电影的历史由来已久,从1905年的第一部电影《定军山》至今,已有100多年,其中产生了大量优秀的影视作品。而随着声光影像技术的发展,大量优秀作品在今天看来,画面模糊,声音嘈杂。
在各种光影高科技的作用下,在追求感官刺激的今天,有多少人还能记得《神女》中阮玲玉那对充满了情感的泪眼,她看向孩子时的深情。
有多少人还记的1951年,在年东北电影制片厂《白毛女》中田华的眼神,即便在苦难临头、希望渺茫时,也有一丝坚定,蕴含在其中。
许多老电影,都是锚点。引得年轻的我们回往那段历史。《地道战》如是、《地雷战》如是、《小兵张嘎》如是、《闪闪的红星》如是、《智取威虎山》亦如是。
2014年,徐克翻拍了经典的样板戏《智取威虎山》。这部片子使用了3D技术,酷炫的镜头、流畅的故事,一上映就爆了。
电影正片结束后,徐克将《智取威虎山》主人公杨子荣的照片与那段历史的真实档案,均放在了片尾。整个大厅,没有人走。灯亮了,扫地阿姨进来,都没有人走。所有人,默默看完所有片尾,才起身离开。
对于英雄,对于那些荡气回肠的故事,无论在哪个时代,都会引发共鸣。这也是老电视能成为IP宝藏的真正原因。
一个好故事,值得用最大的心血、最精湛的技术,去修复、翻拍、上映,让它们重获生机。
今天,有这样的一帮人,怀着对老电影的敬佩和情怀,在一帧一帧的修复老电影胶片。
这帮人,就是全体三维六度的4K电影修复师。他们将让这些经典再次焕发青春的活力。
怀着对老电影的热爱,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,2016年10月三维六度(北京)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新的影视文化创新工作室,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4K电影胶片数字修复设施。
马斌作为三维六度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,毕业于宁夏大学电子商务专业,2009 年7月参加影视文化工作,曾获得公司2011年“先进个人”荣誉称号。
同时他也是个老电影爱好者,一直对影视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,怀着对电影的喜爱,加入到了经典老电影的修复行业中。
在将近4年的时间里,从普通的职员到创新工作室负责人,他的身上体现的是不放弃。
2016年对他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,同年10月创新工作室成立。董事长张春杨认可他的工作能力,任命他为创新工作室负责人。
面对工作中的新问题,马斌花费了很多时间学习和摸索。作为职员,他圆满完成不同客户需求;作为领导,他和员工和睦相处,“打成一片”。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“意外”,都被他和团队完美解决。
在实际工作中,由于修复好的电影需要从胶片转换成数码格式,工程量极大,存储器刚装完出现故障是常事。为了不让新修复的老电影资料丢失,马斌和他的团队制定多种应急预案。经过马斌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,产业园和工作室慢慢步入了正轨。
在他的带领下,创新工作室引进全球领先的4K影视数字底片修复系统DRS™NOVA,4K影视全流程制作系统CORTEX,自主开拓了一套完善的4K影视数字底片修复项目管理系统。
截止到目前,工作室已修复完成多部经典国产影片《盗马贼》、《黄土地》在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。《那山那人那狗》、《雅马哈鱼档》、《血色清晨》在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。
目前,4K胶片修复技术是国际最先进的影视胶片修复技术,引领了当今老电影修复工作的潮流。
三维六度创新工作室引进国外先进的胶片修复理念,建立了一套完善的4K电影胶片数字修复设施。2018年5月三维六度成为全国唯一一家MTI中国认证培训中心。
一百多年来,电影从无到有,制作技术从原始到现代,有数以万计的作品展示在大众面前,其中大量名作在中国艺术史乃至世界电影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。
三维六度的4K胶片修复技术让这些文化瑰宝再次呈现,运用4K电影胶片修复技术完成的两部影片《盗马贼》和《黄土地》在院线公映,得到了业内的一致好评。
老电影的修复工作任重道远,马斌带领着三维六度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们,运用4K胶片修复技术让这些文化瑰宝,再次呈现在大众面前。
对他们来讲,修复电影的过程是一场与大师对话的过程,更是一场对自己的洗礼和教育,修复的虽然是电影,但更是他们的初心。
【温馨提示】文中图片、内容来源网络,版权归属原作者,若有不妥,请联系告知修改或删除,谢谢。
上一篇: 一座美术馆的前世今生
下一篇: 章满楼的艺术、生活、美学